ESS 的资助者和志愿者的关爱,激励着贫困乡村儿童为实现梦想而奋斗,更为他们树立了榜样,从小关爱他人。
项目拾锦
- 《乡村少年科学营》- 20...
2024年9月13日
- 2024《乡村青少年科学夏...
2024年8月
- 乡村教师创新教学资助项目简介
2024年7月
- 新时代的农村教育
2023年1月
- 田家炳基金会颁奖给科技教育...
2022年12月
- ESS 2021年在湖南省...
2022年1月22日
- “快乐小陶子童书馆·弥渡站...
2021年12月2日
- (美国)科技教育协会揭开新...
2021年3月1日
- 2019 年ESS暨春雷公...
- 2019-2020 年ES...
- 2019年ESS乡村科学夏...
- 2018年11月在长沙的培...
- 2016扶助心智障碍者成长...
- 2016特殊教育学员报告
- 2016农家女青年技能培训...
- 2016扶助心智障碍者成长...
- 2016ESS乡村教师跨校...
- 2016ESS乡村教师讲习...
- 让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 (1)
2011年12月7日
- 让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 (2)
2011年12月7日
- 让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 (3)
2011年12月7日
- 西拉木伦河感悟
2011年7月
- 内蒙古赤峰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2011年7月10日
- 北川的孩子,你们好吗
2011年8月
- 漠畔村学里的琴声诗韵
- NBC 特别报道
- 项目系列图表
- 项目系列成果一览
内蒙古赤峰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北川羌族自治县教体局副局长 傅广文
北川羌族自治县教体局人事股长孙 华
2011年7月10日
2011年6月17日-25日,我们北川教育系统一行10人,应美国科技教育协会(ESS)安排,到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克什克腾旗两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察。在我们的意象和认识里,内蒙古,那里有一望无垠、牛羊满地的辽阔草原,蓝天,白云,雄鹰……令人神往;那里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蒙古包,马奶酒,古战场……令人遐想。然而,那里也仅仅是我国北部边疆一个少数民族集居的地区,一定是一个贫穷而又落后的地方,那里的教育也一定远远赶不上几近现代教育的内地。可是,短短几天的考察学习,林西、克旗等地代表赤峰、代表整个内蒙地区教育的发展,让我们所有的考察组成员都彻底地改变了认识,从淡定到惊叹,从惊叹到震撼,从震撼到叹服……从离开赤峰那一刻直到现在,时时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不是那辽阔草原的胜景,不是那神秘遐想的古战场,而是那"批注式"阅读课堂上孩子们滔滔不绝的演说,活动课上孩子们古朴民乐的绕梁……
一、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封建社会,"尊孔"思想传承了几千年,"尊孔"极大的束缚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甚至阻挠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但是,尊师重教的思想传承却是其积极意义所在。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就是尊师重教的典范,他尊敬以徐特立为代表的他的老师们,他制定的教育方针,至今我们耳熟能详。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等题词和思想,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才、对知识的尊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已经不是一句口号,"尊师重教"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深入到人们的思想,社会已经蔚然成风。在林西的三天,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也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尊严和荣光。进入林西的第一天,来接待我们的是林西县副县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和教育局长,亲切的问候、真诚的笑容、朴实的神情,丝毫没有应酬和作秀的成分,让我们备受感动,也让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和老师感到很是"受宠若惊"。然而,让我们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一早,这些领导居然和我们一道走进了学校,走进了教室,走入了课堂,和我们,和老师们一起听课,一起讨论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一起交流教育改革、教育发展。这让我们很是吃惊!可是,更让我们吃惊的还在于,我们在林西考察的三天都在学校,他们居然天天都和我们在一起,在学校,在教室,在课堂。他们和老师们交流,他们和学生们同乐,他们和我们共同探讨。他们是教育工作者?他们是教育工作者!他们是专家?他们甚是专家!我们想,有这样平易近人的领导,有这样身先垂范不把"尊师重教"挂在嘴上的带头人,社会何愁不尊师,人们何愁不重教?学校怎会不兴旺,教育岂能不发展?这是林西人给我们上的第一课,作为北川教育工作者,我们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二、新课程理念在边疆生根开花,生本教育、阳光课堂处处闪光
几天的考察学习,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课堂。这里的课堂,特别是经典诵读、"批注式"阅读教学,让我们耳目一新,感动不已。如今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杜郎口旋风"、"高效课堂"、"新教育"等模式在很多地方的成功运用,教育改革春风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但这里的生本教育、阳光课堂,特别是"批注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更让人感觉新课程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和真正的落实。在林西,我们进入了好几所学校的许多课堂,几乎所有的语文课堂都运用着"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批注,这一词汇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不陌生,陌生是因为我们常用而不专业。批注,我们读任何的文字(文章)都在进行着,因为我们读任何的文字(文章),都会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悟、有所体验,或臆想,或表述,或圈点,或勾画。而把批注这种方式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确实是找到了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最好的切入点,也找到了解决语文阅读教学难的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研究性阅读,是一种以问题研究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研究的专题,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与文体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体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这种阅读方式充分贯彻了新课标中所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体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批注式"语文阅读教学法已经深入地、灵活地运用于绝大部分课堂,课堂上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评价式批注等批注方法,运用自如。学生的批注,学生的表达,学生的交流,老师的点评,学生的探究,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智慧,尽展无余。这样的课堂真正地体现了生本教育的理念,这样的课堂具体地实现了学生自主地阅读,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锻炼了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发展。在这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见到这样的课堂,无不令我们惊叹,无不令我们震撼,他们的进步与发展,也着实让我们叹服!惊叹震撼之余,我们也深深地感到,这样的改革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我们的学习一定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定要借鉴与本位相结合,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学以致用,才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三、走特色之路,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
几天的实地考察,使我们深深感受到赤峰、内蒙教育的特色,经典诵读、"批注式"阅读教学法、寄宿制教育等等,既深深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与落实,又无处不展现出边疆教育的鲜明特色。单就寄宿制来说,全国各地绝大部分农村中小学都实行了寄宿制。寄宿制的实行也给学校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1至3年级小学生,他们年龄很小,离开父母来到学校,学校老师出了要对他们实施正常的教育教学以外,还要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等等,老师扮演着师者与保姆的双重身份,给学校的管理和老师的工作都额外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和工作量。然而,这次考察到了林西县和克旗,他们都给我们展示了很好的范例。首先,他们开设的生活课就极具特设。1至3年级学习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基本都要老师为他们做好一切,但是,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二者缺一不可。这里的学校他们把教会学生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如,怎样漱口、怎样洗脸、如何做饭等作为课程进行教学,这样朴实而实用的教育教学,既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不愧为一个创举,为校园增添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第二,以活动课为载体,切切实实开展素质教育。克旗经棚镇三义完小,仅200多学生的一所学校,可是他们活动课的开展让我们为之赞不绝口。这样的一所学校,他们的大课间活动、经典诵读等都开展的特别有特色,更让人称奇的是他们组成的学生民乐队,学生操作乐器的娴熟、优美的旋律,把我们带入了草原的天堂……这样的教育教学,素质教育哪里还是挂在嘴上呢?第三,因地制宜,勤工俭学,不仅为学校办学创收,改善了学生生活营养质量,增加了教师福利待遇,更是极大的丰富了校园生活,。他们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己动手,自给自足,开荒垦地,植树造林,种植蔬菜,养猪放羊……这样的办学理念,这样的办学方法,极大的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效益,既为学校各种办学开支减轻了负担,改善了办学条件,更是发挥了教育教学的延伸目的和意义。
总之,几天的内蒙之行,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具体办学、管理、教育教学的新思想和新理念,更是对我们的人生接收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发自肺腑的感谢美国科技教育协会给我们提供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也打心底里感谢这次和我们朝夕相处的ESS内蒙和四川代理范老师、巴老师、姚老师、王老师等为我们所做的大量联系、衔接和服务工作;这次我们更感谢内蒙、赤峰,感谢林西县和克旗的教育人,他们毫不吝啬给我们展示他们风采与经验,我们将努力学习他们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不负全国人民的、各界爱心人士和援助方的殷切期望,把灾区的教育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